您好,欢迎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服务热线:13291198023

 产品中心 

 专业专注,精益求精,用工匠精神成就品牌 

首页 >> 产品中心 >> 焊锡条

焊锡条颜色发白,发亮的原因

2025-09-097人浏览

焊锡条颜色发白、发亮的核心原因与合金成分、加工工艺、表面状态(氧化 / 污染) 直接相关,不同场景下的具体诱因可

拆解为以下三类,同时需结合实际使用场景判断是否影响焊接性能:

一、核心原因:合金成分差异(材质本身属性)

焊锡条的基础成分是锡(Sn) ,并根据需求添加铅(Pb)、银(Ag)、铜(Cu)等合金元素,不同成分比例直接决定其固有颜色和光泽:

高锡含量导致 “发白亮”:纯锡(Sn 含量 100%)本身呈银白色、有金属光泽,若焊锡条的锡含量偏高(如 Sn≥95% 的无铅焊锡,

或 63共晶焊锡条),其表面会自然呈现较亮的银白色,而非低锡高铅焊锡(

60焊锡条)的暗灰色。

例:常用于精密电子的 “高锡无铅焊锡条”(如 Sn-0.7Cu、Sn-3.0Ag-0.5Cu),因锡含量占比超 95%,出厂时即呈现明显的发白、

发亮外观,属于正常材质特性。

成分标注不符(材质偏差):若采购的焊锡条标注为 “低锡型号”但实际锡含量偏高,会导致颜色异常发白亮,属于生产过程中成

分控制偏差,可能伴随熔点、焊接流动性的变化(需通过熔点测试进一步验证)。

二、关键影响:加工工艺与表面处理

焊锡条的生产加工环节会直接改变表面光洁度和光泽感,即使成分正常,工艺差异也可能导致颜色发白亮:

铸造冷却速度过快

焊锡条通过 “熔融合金铸造” 成型,若冷却速度快(如水冷、急冷),金属内部晶粒会细化,表面平整度更高,光线反射更均匀,

呈现 “发亮” 效果;若冷却缓慢(如空冷),晶粒粗大、表面易出现微小凹陷,光泽会偏暗。

这是工艺选择的结果,不影响内在性能,仅外观差异。

表面抛光 / 镀层处理

部分场景下,焊锡条会进行表面抛光(物理打磨)或电镀处理(如镀薄锡层),去除铸造过程中产生的氧化层或杂质,使表面更光滑

,反射光线增强,从而呈现发白、发亮的外观,属于人为优化表面状态的工艺。

三、异常情况:表面氧化或污染(需警惕)

若焊锡条在储存、运输过程中接触不良环境,表面可能形成特殊氧化层或附着污染物,也会表现为 “发白亮”,但通常伴随性能隐患:

薄氧化层的 “光学干涉效应”

锡是活泼金属,易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氧化锡(SnO₂) ,但氧化层厚度不同会呈现不同颜色:

厚氧化层(如储存数月、湿度高):呈暗灰色或黑色,影响焊接(需刮除后使用);

极薄氧化层(如出厂后短期储存、低湿度环境):因光的干涉作用,会呈现 “白色或银白色光泽”,看似 “发亮”,实则表面已形成微

量氧化膜。此时需用砂纸轻擦表面,若露出内部银白色金属且无粉末,说明氧化层薄,可正常使用;若擦除后仍发白或有粉末,可能是氧化过度。

表面附着污染物

储存环境中若存在油脂、粉尘、助焊剂残留(如与助焊剂同放),污染物附着在焊锡条表面,可能反射光线呈现 “假亮”,同时导致焊接时

出现 “虚焊、焊点发黑”。此类情况需用酒精擦拭表面,若颜色恢复正常,说明是污染导致。

总结:如何判断 “发白亮” 是否正常?

可通过 3 步快速鉴别,避免误判影响生产:

核对成分标注:若标注为高锡型号(如 Sn≥90%),发白亮大概率是正常材质特性;若标注低锡却异常发白,需怀疑成分偏差。

表面擦拭测试:用干布或砂纸轻擦,若擦后颜色不变且无粉末,是正常光泽;若擦后露出暗灰色,或产生白色粉末,可能是氧化或成分问题。

熔点验证:取少量焊锡条加热,若熔点与标注一致(,说明成分正常,仅外观差异;若熔点偏高 / 偏低,需排查成分问题。

简言之,高锡成分、快速冷却、表面抛光导致的发白亮是正常现象,而异常氧化、成分偏差、污染物附着导致的发白

亮需警惕,可能影响焊接可靠性。


本新闻不构成决策建议,客户决策应自主判断,与本站无关。本站声明丝款拥有最终解释权,并保留根据实际情




况对声明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的权利。




[转载需保留出处 - 本站] 分享:【焊锡信息】http://www.173aa.com/ 


  • 立即分享:
  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